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安东老王

本博内容转到《安东老王的图书馆》(百度一下实名即可)

 
 
 

日志

 
 

广东番禺蔡边文昌塔(清民国)  

2016-05-14 20:58:20|  分类: 中华古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中华古塔通览·广东卷

广州·番禺蔡边文昌塔

福成中华编录






年代:清末,民国十二年(1923);形制特点:六角三层楼阁式木塔,高约20米;现状:  广东番禺蔡边文昌塔(民国)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蔡边文昌塔,简称文塔,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沙头镇(东环街)蔡边村螺山岗上。
  塔建于晚清,民国十二年(1923年)重修。该塔是一座木塔,共有三层,平面呈六角形,高约20米。属于木制结构,材料主要是木材。在塔的西侧有一四柱四角方亭,卷棚歇山顶,四角瓦脊饰双龙形灰塑,造型美观大方。此塔塔门上方每层均镶白麻石门额,上刻阴文正楷四字横批,上层为“健笔凌云”,中层为“藻跃高翔”,下层为“斯文荟萃”。门两侧还镶白石对联一副,上联是“会际风云文占变豹”,下联是:“脉分日月位镇旋螺”。
  文塔原意是彰显本地村民注重文化、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寓意是文魁星坐振。经云南省、广州市有关文物专家勘查,认为此塔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充分反映了清末民初时期番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历史,拥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考证作用,应该予以保护、修缮。
     文昌塔与四角方亭现保存较好,对研究番禺古代宗教建筑文化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编者注:此塔图片资料为砖构,然文字资料均云木构。此处存疑。)

     补充资料:
  东环街蔡边一村是一个蕴含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村,其文化底蕴深厚,还保留有一些历史古建筑。
  据史料记载,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5年),蔡氏兄弟两人从南雄珠玑巷南迁,途中失散。其兄到梓林乡(即今蔡边)南街坊居住,其弟则到东莞塘厦村定居。当时梓林乡先有其他姓氏人聚居,但蔡姓人口发展较快,其他姓氏的人就把蔡姓人居住的地方叫蔡边。后来,这里其它姓氏的人口渐渐减少,并且外迁他乡。蔡姓人居住的地方最终形成现在的蔡边一村、二村和三村。
  文昌塔坐落于蔡边一村螺山岗上,始建于晚清,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该塔为木质结构,共有四层(当为三层,本卷注)。经省、市有关文物专家勘查,认为此塔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反映了清末和民国初时期番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历史,应予以保护和修缮。该塔曾经在1923年蔡边村民在修缮光裕堂时一并重修。2010年,区、街拨出资金修缮文昌塔和文昌亭。

  相关资料:
  蔡一村开村至今已有800年历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我国20世纪初伟大教育家蔡元培亲笔题字命名的祠堂—光裕堂;有一年四季永固干涸、清冽的泉水—日月泉;有清朝文物古迹—螺山文昌塔;有光绪帝颁下的—木制圣旨;有早期华侨归隐的居所—侨隐;有美丽的螺山传说和浦缘石传说,还有800年前流传至今但还未有人对出下联的日月泉绝联等等。

广东番禺蔡边文昌塔(民国)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东番禺蔡边文昌塔(清民国)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评论这张
 
阅读(2149)|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