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安东老王

本博内容转到《安东老王的图书馆》(百度一下实名即可)

 
 
 

日志

 
 

广东韶关通天塔(明·当代重建)  

2016-05-20 15:07:37|  分类: 中华古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中华古塔通览·广东卷

韶关·城南洲心岛通天

福成中华编录






年代:嘉靖二十五年(1546),2012年;形制特点:八角九级楼阁式塔,高39米;现状:当代重建明塔
广东韶关通天塔(明·当代重建)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通天塔,位于韶关市城南浈武二水合流处洲心岛上。风水塔。原塔毁于清咸丰年间,现塔为2012年建成。
  塔始建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曾为岭南名胜“曲江二十四景”之一。  通天塔建成後曾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重修,毁于清咸丰年间(约1851~1861年),一说毁于1854年兵乱。相传太平军围攻韶关,久攻不进,几个将领便登塔向城内观望,被守城清军发现后,朝通天塔炮轰致塔毁人亡。此后遗址上仅存围堤至今。经考古挖掘,古时通天塔遗址仍保留至今,塔基深4.1米处呈现塔基础,在塔西南方向出土大量的青砖、瓦片和砖制构件,共有13个种类160多件,这些文物具有很高的建筑考古价值,也为重建提供大量的建筑依据。
  现塔为2011年7月动工建设,至2012年9月重建完成。此塔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研究所程建军教授设计,塔高39米,采用宋代风格的八角九层楼阁式建造,塔身恰似文笔耸立,重振“中流砥柱”的寓意与景观。通天塔于2012年9月29日上午举行了揭匾仪式。此塔建成,其与韶阳楼之间形成了“塔楼遥望、将相辉映”的迷人风景。

  补充资料:
        通天塔遗址所在的小岛,是韶关市在春节、国庆等重大喜庆节日燃放烟花焰火的地方。该小岛平面呈椭圆形(俗称鹅蛋形),东西最宽处约36米,南北最长处68米,面积约1680平方米。  
  据明代李延大《通天塔论》所载:明嘉靖年间的韶州知府陈大伦勤政爱民,礼贤下士,体恤百姓。更多为韶着想,尤为敬崇曲江乡贤张九龄、余靖的功绩、人品和文才,作为学子的楷模。他略识风水地理学说,认为自宋以后的元明两朝,韶州地域再没有出过有历史影响的大人物,时因为浈江和武江的急流,将韶州的文运灵气,“变迁水南徙而直至于海”。于是在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倡议在浈武二水合流处造一塔以“环拱风气”。得到官绅和民众的响应,踊跃捐资筹款,在当年便动工“堵水而堤”建成了一座石塔,取名“通天塔”。由于该塔身和四周围堤的塔基建造质量都十分坚固,“水去若来,急而若缓,称砥柱中流”。明清两代,不少文人墨客登咏吟,留下了不少佳句,旧《曲江县志》和《韶州府志》均有载。因而后来便成为曲江的旧二十四景,称“中流塔影”。

 
韶关通天塔欣赏

广东韶关通天塔(明·当代重建)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东韶关通天塔(明·当代重建)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东韶关通天塔(明·当代重建)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东韶关通天塔(明·当代重建)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东韶关通天塔(明·当代重建)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附:重建通天塔记

  通天塔肇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时任韶州知府陈大伦应乡绅士民之愿,堵水而堤,易沙而石,筑塔于斯。浈江、武江两水拱抱,呈左右逢源之势;莲花、芙蓉双山倚立,成东西护卫之形。夜观北江渔火,朝闻大鉴钟声。骚人墨客多会于此,凭栏吊古,对景挥毫。自此文风日盛,科甲重振,承唐宋之遗风,传百年之佳话。嗣后两次修葺,潘公书匾于前,廖燕题诗在后。“中流塔影”名列“曲江二十四景”,饮誉三百余年。 

  然世事沧桑,沉浮谁料?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古城遭劫于兵戎,宝塔倾毁于战火。此后孤岛荒芜,断垣凋敝,寒烟衰草,水天空余。后人屡动重修之念,然未见践力之行,昔时胜景,终成旧忆。 

  改革开放三十余载,世道翻新,人间易貌。发展经济之势头锐进,振兴文化之呼声日高。施政者广聆卓见,顺达民意,作建设文化名城之决策,行恢复历史景观之盛举。通天塔遂于2011年7月动土重建,2012年9月竣工。 

  新塔建构,追循宋明风格,巧融现代元素,飞檐翘角,绿瓦朱梁,形朴色简,古韵新姿。九层高塔直指云天,抒冲腾九霄之豪气;八面回廊环观山水,敞包容八方之胸怀。塔内匾联高悬,诗词陈列,仰先贤之圣德,觅前辈之遗踪。塔外峰峦涌翠,澄波荡碧,知一岁之寒暑,览四时之风月。登临高瞩,心旷神怡。远山如黛,展万里画卷,盛赞江山之壮丽;长河似练,载千年流水,深感历史之悠长。春潮逐浪,百舸争流,迸发无穷活力;秋树含烟,万物竞秀,彰显无限生机。舜迹相祠之风光长在,禅音佛韵之灵气永存。游人至此,可饱览岭南古邑之新貌,体验韶州文化之清馨。 

  通天塔之建成,古迹再现,缺景重圆,延续历史之文脉,丰富城市之内涵。人文蔚起,旅游增胜。千秋功德,善莫大焉。 (《重建通天塔记》碑文作者:邓喜煌)

  评论这张
 
阅读(401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