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安东老王

本博内容转到《安东老王的图书馆》(百度一下实名即可)

 
 
 

日志

 
 

福建平和三平寺塔殿(唐清·待考)  

2015-11-11 17:32:53|  分类: 中华古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中华古塔通览·福建卷

漳州平和三平寺塔殿

附录:三平寺石经幢等

本通览编者







年代:唐代,清代;形制特点:亭阁式塔;现状:待考
福建平和三平寺塔殿(唐清)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三平寺塔殿,或称广济大师(义中禅师)塔,位于漳州市平和县九层岩峡谷中。
  塔殿建于唐代,塔为亭阁式,即塔殿石龛,是义中禅师藏骨的所在地,立于殿中央。广济祖师法相,高大如人,僧帽袈裟,结跏跌坐龛内,两目低垂,端庄慈祥。两旁立蛇、虎二侍者。据庙祝云,石龛下有一井,井上置一大缸,义中大师的肉身即镇座在中间。塔殿后墙正中,供奉着唐宣宗敕封义中为"广济大师"的圣旨牌。
  义中禅师,俗姓杨,名义中(781--872),悬壶济世,广济众生,敕号“广济大师”,民间尊称“三平祖师公”。详情待考。

        关于三平寺:
  福建平和三平寺塔殿(唐清)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三平寺

  三平寺是闽南一所名闻遐迩的千年古刹,唐代高僧广济大师曾卓锡于此,后又圆寂于此。
  三平寺距漳州市区约60华里,从前香客朝山进香须从塔潭登山,其间“岩谷深邃,结曲奇危”。据《漳州府志》记载:“登者必历三险三平,乃至岩顶”,故名为“九层岩”,苟非心诚志坚者不能至焉。寺院建在大柏山两峰对峙一处昂起的蛇头上, 叫做“下水蛇”,溪的下游处有一“上水龟”,龟蛇相对。群山环抱,清溪回映,茂林修木 。
  三平寺与一般寺庙制格局不同,少建了座天王殿,所以说只建“两殿半”。一进山门便是大雄宝殿,后进就是祖殿,最后半殿是塔殿。三平寺地处蛇穴宝地,背枕“灵蛇”,前望“神龟”,始建于唐会昌五年(845),“三落半”的建筑风格全国罕见,千百年来香火鼎盛。

  相关资料: 
  唐朝会昌五年(845年),武宗皇帝灭佛,毁寺汰僧,强迫僧尼还俗。在中国历史上,以灭佛汰僧而出名的皇帝有“三武”。一是南北朝时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他崇道灭佛,大杀境内僧尼,不过六年后,太武帝驾崩,佛教又兴盛起来。二是北周武帝宇文邕,他不杀僧人,只毁掉寺庙四万所,强迫300万僧尼还俗。但只一年,他就死了,佛教重又恢复。三是唐武宗下令毁坏了天下寺院,强迫26万僧尼还俗。但是驻锡在漳州三平真院的义中和尚坚持禅戒,不肯还俗,被迫避居化外的九层岩,卓锡于“山鬼”(前人对土著的蔑称)穴前。引起“山鬼”们骚动不安,一意要撵走禅师,几番斗法都输了,这才心悦诚服地转而愿意为禅师架院建寺,恳求禅师慈悲为怀,闭目七日,让他们便于做工。义中禅师应允后,只闭目五天,因听见众“山鬼”凿石牵材,喊声甚苦,于心不忍,遂睁开双眼,神光照耀,众“山鬼”惊惶走散。故来不及建天王殿了。
  义中禅师年届花甲,他带领一批僧尼,徒步循溪涧进入蛮荒之地,以坚持佛法禅宗。他们和这里的土著和睦相处,传授桑麻耕织技术,给他们治病。六年后,武宗死了,宣宗嗣位,降旨恢复了佛教。漳州重建开元寺,有巡礼僧常肇,惟建等20人向朝廷推荐义中禅师,说他是一位嗣达摩正统,继南宗衣钵的高僧。于是漳州刺史郑董恭请义中禅师主持开元寺,完成了修缮之事。郑董又将义中禅蝻的事迹上疏朝廷,宣宗皇帝就敕封义中为“广济大师”。到了咸通七年(866年),义中禅师已逾八十高龄了,他想念自己所创建的三平真院,毅然重返九层岩修葺三平寺院。咸通十三年农历十一月初六日,广济大师归寂、享年九十二岁,僧腊六十五。
  广济大师示寂后,门人弟子在三平寺后进修了祖殿,单檐、面宽三间,殿里塑广济大师全身,春秋祭祀之。又奉大师遗骨及舍利子置于大瓮中,藏在山顶塔殿的石龛下。所以三平寺又是广济大师的庐冢。


福建平和三平寺塔殿(唐清)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三平寺建筑群,现格局为清代


福建平和三平寺塔殿(唐清)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三平寺塔殿
 
福建平和三平寺塔殿(唐清)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福建平和三平寺塔殿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塔殿殿顶宝塔


福建平和三平寺塔殿(唐清)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福建平和三平寺塔殿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塔殿内祖师像


 福建平和三平寺塔殿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圣旨牌


附录一: 石公 
福建平和三平寺塔殿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石公是三平寺仅存的唐代文物,石公是指塔殿后一石,石上浮雕一尊者半身像,俗谓石公,传闻是义中禅师真容。刻工淳朴古拙,有龙门石窟之风。


附录二:尚书阁
福建平和三平寺塔殿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尚书阁是为纪念宋代吏部尚书颜颐仲和明代户部尚书潘荣对重修三平寺做出重大贡献而建的。颜颐仲,字景正,漳州龙溪人(今龙海),颜师鲁之孙,以祖泽补官,颜氏家族对三平一直很关注,多次重修三平寺。


附录三:侍郎亭
福建平和三平寺塔殿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侍郎亭原在三平寺东二点五公里处,为山房。唐咸通年间,吏部侍郎王讽为漳州剌史后,专程进山访杨义中祥师时,就住在这里。山房毁后建亭,名侍郎亭。新亭于一九九二年在寺前大埕的左前方重建。著名书法家朱以撒题名,著名书画家许沙洛题诗。其一,“当时累谪到南天,别有深山一段缘,论易谈禅钟鼓下,蒲团坐破不知年”;其二,“山中问道此居停,更为之师勒石铭,尘动沦桑埋圣迹,地灵重建侍郎亭”。均以石刻铭记。


附录四:当代石经幢
福建平和三平寺塔殿(唐清)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福建平和三平寺塔殿(唐清)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福建平和三平寺塔殿(唐清)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评论这张
 
阅读(262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