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琅琊山舍利塔群
年代:宋明清等历代;形制特点:石塔群,实心石塔 ;现状:早毁,存残件或遗迹

民国十八年琅琊山舍利塔旧照(待考)
琅琊山舍利塔群,位于滁州市琅琊山琅琊寺古道西侧。现多已毁,有少量残塔或构件存世。
新编《琅琊山志》载:“从醉翁亭至琅琊寺古道右侧,原有舍利塔四十九座。据明万历《滁阳志》和民国《琅琊山志》记载:宋熙宁初,僧崇定获佛舍利六百枚,垒石为四十九塔于道隅。宋熙宁三年(1070年)滁州知州贾易曾写《舍利塔记》。现各塔均毁,遗址可见。”
瑯琊山上的舍利塔,原有四十九座之多,且均位于琅琊古道右侧,即今新修后的古道西侧。舍利塔始建年代,当为北宋熙宁初僧崇定所建,以供奉释迦牟尼佛的舍利。明初宋濂于洪武八年《琅琊山游记》载:“蛇行磬折黄矛白苇间,莽不知所之。宋熙宁初,僧崇定获佛舍利六百,垒石为四十九塔于道隅,累累如贯珠,塔虽废,幸有遗址可凭。”此描述可为之佐证。
据上述资料,可知宋代所立的四十九座舍利塔,为石塔,在明初代即显荒废之状态。但本篇所简介舍利塔群者,于明、清、民国诸时期,亦并录之。如此,则舍利塔群,亦含宋以降后世之僧人墓塔。数量无可计矣。然现在所发现的遗迹则不多。瑯琊山现今遗存舍利塔构件的地方约有四处,数量累计约为七件,分别散落在峰回路转附近。这些舍利塔构件,均非建造石塔中的相同部分。现仅以当代之发现,分别介绍之。
本篇图文资料据:万宽之(新浪博友);月小天高(新浪博友);百度资料等。
一、释迦舍利宝塔(约为宋代·残件)
此释迦舍利宝塔的石构件,于近年发现,地点在瑯琊山山门前行至峰回路转附近(当是今琅琊寺外东北山上无梁殿东侧,原有舍利石塔一座,系宋熙宁元年(1068年)由光州固始县药婆徐氏施净财建造,已毁。福注),舍利塔石质构件多件。其中一块石塔中心部分上面清楚的镌刻着“释迦舍利宝塔”的字样。每个字的大小在10乘13厘米见方,楷书大字非常醒目。
另在峰回路转门洞中左侧墙壁上,发现一块与建造舍利塔相关的石碑,碑文疑在文革时期遭遇破坏,许多地方文字已经模糊不清。大致内容如下:“谨施长财于本州琅琊山,制造释迦舍利石塔一座。(仍)囗囗斋僧一囗角便应先明囗。上报四恩,下资三有。次都智成之常明生生。常持诵于合吉见乞进(肃)然后法界有情,同佛果无上菩提者。圣宋(熙宁)元(年),师姪张。”碑文文字亦为楷书。
关于舍利宝塔的所立年代,应是为了供奉佛门至宝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于北宋熙宁初为琅琊山僧崇定所建。另,塔友疯旅人所查资料称,琅琊山舍利石塔为唐代建。此释迦舍利宝塔当是史志所载四十九座舍利塔之一,也是瑯琊山为佛教圣地之物证。
释迦舍利宝塔遗址散落在峰回路转附近,莲花形塔基、塔身、塔檐尚存。其下方山沟中的塔身构件上脉络花纹仍清晰可见。只是塔刹有待寻找。
释迦舍利宝塔遗址·石塔构件一,参见下图:
释迦舍利宝塔遗址·石碑(内容文字见上述)
释迦舍利宝塔遗址·石塔构件二
二、未名舍利塔(民国旧照·待考)
此图为民国十八年所拍摄。图左侧有石塔一座。宝塔位于1925年由达修法师兴建的回北门之峰回路转处。为今天山道之东,门洞为:蔚然深秀四个篆字。此塔待考
三、峰回路转处的石塔构件(待考)
四、蔚然深秀湖边的塔基(待考)
E滁州社区网(冬林春雪发贴):在深秀湖边上靠旅游商店的那个塔基,参见下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