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明万历年间(1573);形制特点:八角五层仿楼阁式砖塔;现状:1983市保
定心塔,又名城心塔,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井亭巷民宅(69号院)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定心塔,在万厚铺郡城之中,明万历年间(1573-1620)造,清乾隆14年(1749)重修。一说塔始建年代无考,明万历元年(1573)重修,乾隆十四年(1749)再修。现存塔身为八角五层仿楼阁式砖塔,高约四点五米。底座用花岗岩筑砌,余皆用红砖砌就。塔顶置有葫芦形塔刹,塔身外涂抹石灰,每层各错开设置佛龛四个。塔边有“玉泉井”,井亭巷因此而得名。此塔所在,据说是当年泉州古城的中心。城心塔从其意义上来说,是古代泉州城之中心标志,其性质则是风水塔。1983年1月,城心塔被定为泉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居住在井亭巷69号院子的,是泉州有名的“万提督”的后人。“万提督”于康熙18年条陈《闽人习海上事状》,提出海、陆军布防和配合作战的建议,得到皇帝的赞赏,特旨加太子少保衔,调任福建水师总兵,继而升水师提督。“万提督”后人们,守护这座塔已有二百多年。距定心塔几米远的路边,有一口古井,叫玉泉井,井还在,但已封口。井亭巷的得名,就在于这一“井”一“亭”。
图片资料:引自泉州网等;向原作者致敬!
泉州定心塔图片资料
修复后的城心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