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安东老王

本博内容转到《安东老王的图书馆》(百度一下实名即可)

 
 
 

日志

 
 

福建惠安文笔峰(明·县保)  

2015-11-02 15:34:04|  分类: 中华古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中华古塔通览·福建卷

泉州惠安文笔峰





年代:明代形制特点:圆椎形实心石塔;现状:1984县保

福建惠安文笔峰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惠安文笔峰,位于泉州市惠安县涂寨境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建于明代初年。为南北长、东西狭的椭圆形石构实心塔,高约八米。传说,明洪武年间的一天,惠安知县黎笏坐堂办公烦躁不安,不经意间举头远眺,只见县堂正中所对山峰平肩无首。这正是堪舆家称“面对平肩无头山”,乃最犯嫌的风水。黎太爷于是发动士绅捐资、黎民投工,在峰上构建尖峰一座,高二、三丈,远观如“文笔朝天”。又意于香炉上插一柱香,以卜县运昌盛,人才辈出,香炉山遂改名文笔峰。
  文笔峰于1984年1月公布为惠安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惠安文笔峰史志

 福建惠安文笔峰(明)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据文笔峰摩崖石刻记载:惠安县城孔庙背负螺山,前则斜对文笔山,明嘉靖初年,知县万整修孔庙,同张岳协商策谋,将孔庙改面对文笔峰。嘉靖八年(1529),知县莫尚简将文笔峰垒石增高,“嗣时气运宣朗,才隽盛”。明隆庆之际,文笔峰遭受风雨摧剥,以致“科目郁滞,髦惑志焉”。后知县刘弘道捐金倡导重修。万历三十二年(1604)十一月初八、初九,惠安连续两天地震,文笔峰再遭颓塌,知县宁维新捐出薪俸重修,并增高五尺,更显雄状。
  自此,惠安县堂、孔庙正面对着“境主公”青山官和卜县远之“文风斐然”的文笔峰,而文笔峰又与县城西北部的笔架山遥相呼应。据传文笔峰修筑后,成为“县之朝案”,惠安果真文运昌盛。人才辈出,仅文笔峰附近就有“六部”、“九卿”、“十八堂”的人物脱颖而出。
  明代惠安名士、吏部郎中李恺慨道:“……夫人不山川不生,山川不人不镇,地遗其缺,人补其全矣。邑先后士君子阖相助,读书积行,毋诟辱兹山哉。”



惠安文笔峰欣赏

福建惠安文笔峰(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福建惠安文笔峰(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福建惠安文笔峰(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福建惠安文笔峰(明·待考)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福建惠安文笔峰(明)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评论这张
 
阅读(1761)|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