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安东老王

本博内容转到《安东老王的图书馆》(百度一下实名即可)

 
 
 

日志

 
 

山西朔州清河寺文明塔(明遗迹·县保)  

2016-11-28 10:22:54|  分类: 中华古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中华古塔通览·山西卷

朔州·清河寺文明塔

 




年代: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形制特点:存高17·5米;现状:仅存夯土塔身,县保

山西朔州清河寺文明塔(明遗迹·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清河寺文明塔遗迹,位于朔州市东二十三公里滋润乡清河寺村北。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现仅存夯土塔身,高17·5米
  文明塔,又称砚笔:、文峰塔、文笔塔、文兴塔、风水塔等。明代建筑,现已残坏。《马邑县志》载:“明万历三十六年,知县宋公子质因旧阜,增筑尖其顶,以肖笔形。公精青鸟术,谓桑干水一泄而东,灵气不聚,须此挽之,此为笔,桑干为池,用以镇水口而启文明,故又名文笔峰。”  
  康熙年间重修《马邑县志》,较为详实地记述了郭子质知县在旧有土阜上增筑文明塔,“尖其顶”、“以肖笔形”,并明确:文明塔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注: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边帅蒙恬在此筑城名马邑,置马邑县,归雁门郡管辖。水口,是指恢河、元子河、神头河的交汇口,从这里开始,“桑源”诸河统称为桑干河。)

  补充资料:
  清河寺村的文明塔,在朔城区清河寺村。传说马邑城东南有文明塔,主体为黄土夯筑,顶部状似笔尖。在文明塔附近,有土筑的砚台,中间土堆耸起,如一顶方墨。据说,每当“笔尖”影子投射在“砚台”之上,马邑便会有学子登科及第。
  文明塔的前身为土阜,明代在土阜上增一塔尖。原貌如何,不得而知。    
  今之清河寺文明塔,只是一个高耸的土丘。查阅历史记载,未见任何与文明塔有关的砖石、金属描述,均言其“土”,由此可见:当年,它大抵也是一个土丘,所不同的是:在塔的顶部,有一个高削挺立的“笔尖”,其材质不详。
  清代史志说,明万历年间的郭子质知县,是在旧有的“土阜”上“增筑”文明塔的,那么,文明塔建成之前,这个“土阜”作何用途呢?民国时说是“旧有军城之土阜”。当代《朔县志》则大胆猜测:“应是北魏的原建”。
  另有猜测土阜为佛教建筑,且是覆钵式的夯土建筑。今清河寺空留其名,原寺当有塔。
  今文明塔表面的多个孔洞,似乎能够证明它并不“土”的过去,而明代改建、清代重修,却始终没有改变“土”的命运。
  (文字据:朔州
  图片资料:中关村摄影网·黑妮梓



清河寺文明塔遗迹图片资料

山西朔州清河寺文明塔(明遗迹·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朔州清河寺文明塔(明遗迹·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朔州清河寺文明塔(明遗迹·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朔州清河寺文明塔(明遗迹·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朔州清河寺文明塔(明遗迹·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朔州清河寺文明塔(明遗迹·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朔州清河寺文明塔(明遗迹·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朔州清河寺文明塔(明遗迹·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评论这张
 
阅读(978)|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