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安东老王

本博内容转到《安东老王的图书馆》(百度一下实名即可)

 
 
 

日志

 
 

山西介休绵山云峰寺塔林(元明清十一座)  

2016-11-29 13:00:48|  分类: 中华古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中华古塔通览·山西卷

晋中·介休绵山云峰寺塔林





年代:元明清;形制、特点:六角亭阁式砖塔;现状:存十一座    

山西介休绵山云峰寺塔林(元明清十一座)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云峰寺塔林,又叫佛骨塔林,位于晋中市介休市东南的绵山云峰寺建筑群的右侧约一公里处。

  塔林为绵山历代高僧墓塔。绵山塔林过去墓塔很多,因年长日久,有的已不复存在。现存单层六角亭阁式墓塔10座,方形二层亭阁式墓塔1座,塔铭一方,残经幢一座。每座塔上均有塔铭,全部属“临济宗”,均建造于清代,塔高均在 5米以下。墓塔均为青砖砌筑,10座六角单层亭阁式墓塔形制基本一致:自塔基上叠涩砌出六角须弥座,然后叠涩砌成塔身,再叠涩出檐,最后反叠涩砌成六角攒尖顶收顶。塔檐有简单的仿木构形式。现塔林为当代重修或复建。

  此篇原发网址:介休绵山塔林;因打不开,现重发表。


   补充资料:

  云峰寺(原称抱腹寺)塔林共有历代僧人灵塔11座,年代分布最早可追溯到元初,多为清代,跨度可达七百年之久。从墓塔铭文上看,云峰寺传承的为禅宗一花五叶中的临济宗,至少从宋元时期以后是如此。其中元代普光和尚灵塔修于元初至元十年,即公元1273年,为临济宗第十三世。近代力正和尚墓塔显示其为临济宗第四十五代,虽未载明具体时间,显然应是新圆寂不久的。另外各塔则多为清代康熙、乾隆时期修的,临济宗三十三代、三十五代之间,塔铭风化而无法辨认的就无从考证了。

  墓塔均为青砖砌筑,除元初普光和尚塔为方形两层较为少见,且规制较大之外,其余均为平面八边形单层,高度在三米上下。普光和尚塔筑于青石铺就的塔基之上,砖砌塔身白灰抹缝,两层砖雕檐口斗拱,一层塔身正面设龛,一、二层塔身均有塔铭石刻镶嵌,其余再无装饰。顶部砖砌方形刹座,上置石刻塔刹,造型简单。

   图片资料:杨晓利老师_新浪博客 翌新 网易博客本卷资料库



绵山云峰寺塔林赏析 


一、塔林全图

山西介休绵山云峰寺塔林(元明清十一座)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介休绵山云峰寺塔林(元明清十一座)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介休绵山云峰寺塔林(元明清十一座)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介休绵山云峰寺塔林(元明清十一座)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介休绵山云峰寺塔林(元明清十一座)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二、塔林中的方形两级元塔

 山西介休绵山云峰寺塔林(元明清十一座)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普光和尚塔(元至元十年即公元1273年 )


山西介休绵山云峰寺塔林(元明清十一座)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介休绵山云峰寺塔林(元明清十一座)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三、塔林中的六角亭阁式塔 

 

山西晋中介休绵山塔林(清·11座) - 安东老王 - 安东王府

 

山西晋中介休绵山塔林(清·11座) - 安东老王 - 安东王府

 

山西晋中介休绵山塔林(清·11座) - 安东老王 - 安东王府山西晋中介休绵山塔林(清·11座) - 安东老王 - 安东王府

 左:方形二层亭阁式墓塔

   山西介休绵山云峰寺塔林(元明清十一座)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介休绵山云峰寺塔林(元明清十一座)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介休绵山云峰寺塔林(元明清十一座)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介休绵山云峰寺塔林(元明清十一座)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介休绵山云峰寺塔林(元明清十一座)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晋中介休绵山塔林(清·11座) - 安东老王 - 安东王府


山西介休绵山云峰寺塔林(元明清十一座)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四、塔林中的残经幢 

山西晋中介休绵山塔林(清·11座) - 安东老王 - 安东王府

 残经幢一座

 

附:关于绵山

山西晋中介休绵山塔林(清·八座) - 安东老王 - 安东王府

绵山古刹 


  绵山,亦名绵上,因春秋晋国介之推携母隐居被焚又称介山。地处汾河之阴,距介休市区二十公里,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二千五八六十六点六米,相对高度千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一条支脉。

     绵山有椤严会、李姑岩、蜂房泉、天桥、朱家凹、抱腹岩、小蜂房泉、银公洞等数以百计的天然岩洞景观。抱腹岩之“腹”大,抱二百余间殿宇。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述“绵山石桐水”千回百转,飞流激荡,次开发形成了五龙瀑、水帘洞等形态各异的瀑布群体。大小蜂房泉数百个悬垂的天然石乳,滴落有声。山中生长着秦代古柏以及龙柏、虎柏、兔柏、鹿柏和原始柏林。

  人文景观则有《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和宋、金、元等历代碑刻,以及云峰寺石佛殿、马鸣菩萨殿、明王殿和天桥须弥殿、五龙峰五龙寺等。据称,铁瓦寺建于东汉,抱腹寺建于三国,另有北魏鸾公岩和唐代回銮寺等诸多寺院有。

  

       


  评论这张
 
阅读(1220)|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