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安东老王

本博内容转到《安东老王的图书馆》(百度一下实名即可)

 
 
 

日志

 
 

广东从化文峰塔(明清·当代重建)  

2016-05-16 08:46:34|  分类: 中华古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中华古塔通览·广东卷

广州·从化文峰塔

福成中华编录






年代: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形制特点:现塔八角九层楼阁式塔;现状:1993年重建 
 广东从化文峰塔(明清·当代重建)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从化文峰塔,位于广州市从化区街口镇豸(通“廌”(zhì))岭脚,坐落在龙潭河、小海河与流溪河汇合之岸边。 为水口塔。原塔已毁,现塔为当代重建。
  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希望兴文教,故名。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重修,将塔修建为七层,并列为从化新增六景之一,称“豸岭塔影”。後年久失修,失火焚毁。
  1993年,当地在原址重建九层塔。水泥框架结构,八角九层,塔中心为旋转楼梯,塔四周是观景台,雕梁画栋,飞檐斗勾,每层盖琉璃瓦,美不胜收。登临顶层观景台,街口镇景色尽收眼底:西为云风岭,苍翠欲滴;南为流溪河,两岸荔林婆娑;东为双凤山,更似鹊鸪起舞;北为街口城区,高楼矗立。丽日傍晚登临,此塔足可领略“白日依山尽”之景致。
       文峰塔是从化的旅游景点之一,开放登塔时间为每天8时30分至20时30分,市民及游人可于此时间段内进塔游览。

  补充资料:三建水口塔
  1993年10月,美轮美奂的九层水口塔竣工开光。水口塔矗立在风云岭东面的豸岭山嘴,居高临下俯瞰三河交汇处,视野开阔,景色优美。宝塔巍峨,靛青瓷砖塔身,白玉色围栏,飞檐斗拱,风铃悬挂,琉璃绿瓦顶之上,簇拥起葫芦串状塔尖,在青山绿水间平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所谓“水口”,就是流溪河、小海河、黎塘河三河交汇处,流溪河居中,发源于从化大岭山的小海河在东侧,而发源于城郊北部山间的黎塘河在西侧,在风云岭东面豸岭山嘴处交汇后向南奔流。

  从明朝至今,豸岭前后三次建起水口塔。明朝泰昌年间(1620年),知县张得春首建水口塔。当时只建到五层,还差一点点没有建完。此后,塔身逐渐颓塌。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有人说水口塔是一支长矛,有伤地方文运,信之者便群起将塔身拆毁了。传说该塔毁后几十年间,从化县未有人考中科举。
  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知县郭遇熙带头捐资三百两白银,发动群众捐资重建水口塔和天妃庙,翌年春破土动工。在决定建塔那—年的秋天,就有从化水东堡的士子张德桂考中举人,于是当地民众捐资建塔更加踊跃。郭遇熙著文记述,“天下的事情,出自大家公心就会成功,若出于一己私见,就不能成功。好比从化水口塔,有人不把它当成文峰,反而认为是长矛。而当塔颓废之后,县里盗风更加厉害,文运更加衰微。”

  七层水口塔与天妃庙的建造历时三年多,到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秋天建成。塔与庙成为镇守河山、风调雨顺的象征。这时,张德桂参加京城大考,高中进士。其后30年,又先后有曾风举、邓贞吉、邝罗元、黄宗器等考中举人、解元。所以水口塔又称文峰塔,成为从化胜景之一的“豸岭塔影”。
  水口文峰塔屹立了250年。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寇炮弹炸崩部分塔身,以后又被拆毁。1992年8月,由政府拨出部分资金,加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款,在原水口文峰塔旧址上重建九层新塔,用了一年零两个月时间建成。同时,还修筑一条1100米长的盘山公路和一座跨越黎塘河的拱桥,方便游人到此登塔揽胜。(文字:稿件由邓嘉乐整理)


从化文峰塔欣赏
 
广东从化文峰塔(明清·当代重建)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此图: 邓嘉乐/摄


广东从化文峰塔(明清·当代重建)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东从化文峰塔(明清·当代重建)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东从化文峰塔(明清·当代重建)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评论这张
 
阅读(552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