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安东老王

本博内容转到《安东老王的图书馆》(百度一下实名即可)

 
 
 

日志

 
 

山西清徐梵宇寺志公塔(五代·待考)  

2016-09-22 19:24:51|  分类: 中华古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中华古塔通览·山西卷

太原·清徐梵宇寺志公塔

福成中华编录






年代:五代後汉(907~960);形制特点:方形单层单檐石塔;现状:保存良好,待考
山西清徐梵宇寺志公塔(五代·待考)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五代北汉的志公塔;方形单檐亭阁式塔




  志公塔,位于太原市清徐县碾底乡碾底村龙林山梵宇寺遗址西,有称梵宇寺西塔者,与东塔即文殊塔相视而立。
  塔建于五代时期((907年~960年))。一具说为後汉(947至950年)所建。为方形单层单檐亭阁式石塔。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碑文载,志公塔为五代(907年~960年)时期立于(梵宇)寺西侧,坐东朝西,为石砌单层方形墓塔。边宽1米,高2.4米。西向有龛,上部出檐,顶覆仰莲二层。塔刹已毁。此塔与唐代的文殊塔构成东西双塔景观。另见:梵宇寺文殊塔(唐·市保)

  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写的《太原市清徐县文物单位简介》中载:“(马鬣)寺毁于抗日战争时期,现存石塔两座,东西对峙,相距约五百米。西塔位于寺之西侧,石砌单层方形墓塔,坐东向西,边宽一米,高二点四米,西向有龛,上部出檐,顶覆仰蓬二层,塔刹已毁。据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碑文载,为五代志公塔……”《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图册》载:“现存石塔两座,东西对峙,相距五百米……西塔位于寺之西侧,方形单层石砌墓塔,通高约2.4米。据清乾隆四十一年(1446)碑记载,为五代志公塔。座东朝西,塔基石砌方形,边宽约一米;塔身西向设龛,上部出檐,顶覆仰蓬二层。”
  上述记载准确,本卷采信之。然细节有待考证。
  图片资料:新浪博友·太原骑游乐

  相关资料:
  宝志禅师(418--514),亦作保志、宝志公、志公或宝志大士。南北朝齐、梁时高僧,金城(今甘肃兰州)人,俗姓朱。一生屡现神异。宝志[南朝·梁](418~514)僧人。俗姓朱氏,句容县东阳镇(今属南京市栖霞区)人。齐宋之稍显灵迹,梁武帝尤深敬事,俗呼为志公。工篆书,南唐保大(943~957)中伏龟山屺,得石函中有铭云:“天监十四年(515)秋八月,葬宝公于是。”铭有引曰:“宝公常为偈大字书于版,用帛幕之。其字皆小篆,体势完具。”着文字释训。天监十三年(514)卒。《唐书·艺文志、江淮异人录、传灯录、南史·隐弘景传》
  宝志禅师少年出家,止京师道林寺,师事沙门僧俭修习禅业。到了宋太(泰)始年间(465-472),宝志禅师的行为举止发生了变异:他“居止无定,饮食无时,发长数寸,常跣行街巷。执一锡杖,杖头挂剪刀及镜,或挂一两匹帛。
宝志禅师,修行、参禅、圆寂于天柱山。山谷寺始建于梁武帝时,为高僧宝志禅师首创。相传:南朝梁时,白鹤道人、宝志和尚两人都想在此建道 场,梁武帝命他两各施法宝识地,得者居之,道人放白鹤,和尚抛锡杖,鹤飞在前,将落地时被锡杖飞来声所惊,止于他处,锡杖卓立此地,宝志即在此建寺,初名“菩提庵”,。大同二年(536年)武帝萧衍赐名为山谷寺。佛教二祖曾在此驻锡,佛教禅宗在中国的第三代祖师僧璨禅师在此圆寂,肉身葬于寺后小丘上,后人又称为三祖寺。


相关书籍图文介绍志公塔
(好友古塔寻踪供图)

山西清徐梵宇寺志公塔(五代·待考)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评论这张
 
阅读(140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