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安东老王

本博内容转到《安东老王的图书馆》(百度一下实名即可)

 
 
 

日志

 
 

云南牟定白塔(明·县保)  

2016-03-11 16:41:09|  分类: 中华古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中华古塔通览·云南卷

楚雄·牟定北塔

福成中华编录 






年代:明天顺元年(1457);形制特点:方形九级密檐式砖塔,高13米;现状:1985县保

 云南牟定北塔(明)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牟定北塔,即牟定白塔,位于楚雄州牟定县白塔小学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始建于明天顺元年(1457)。塔为方形九级密檐式,高13米,砖石结构,塔身四面设龛。塔土白色塔,故称白塔,与南塔相对,故称北塔。塔于1985年被公布为牟定县文物保护单位。

       补充资料:
       牟定白塔坐落在牟定县城北面白塔村的白塔小学校园内,距离县城2.5公里,九级,正方椎体形石砖砌成,13米高。
“南塔对白塔,城在中间夹,东有校场坝,西有庆丰闸。”30多年前,作为孩童的我就听父母说过这首表述牟定坝子的诗。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南塔对白塔”的“白塔”就是“北塔”,因为它在牟定县城的北面。直到今年6月,我到白塔村办事,才发现并非“北塔”,村子也并非“北塔村”,而是“白塔村”。
  巧得很,前不久曾到过坐落县城南面5公里外罗旗屯村磨盘山上南塔。这南塔也是九级,也由正方锥体形石砖砌成,比白塔高出2米,为15米。站在南塔往北望,可看到山下的牟定县城及不少村落。
  与建在高山上的南塔相比较而言,白塔所处的位置显得很低,因为它被建在地势平坦的坝区的村里。县文管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白塔建于明朝,明天顺元年(1457年)修葺,原名“文龙塔”,为双龙寺里的一标志建筑;而南塔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4年),原名“文明塔”,为竹林寺里的一标志建筑。由此看,白塔已有近600年的历史了,比南塔早建200多年。牟定还有一座塔,是明嘉靖年建在邑南里许狮子山的“文峰塔”,清康熙四十年移建邑东象鼻子山,乾隆五十一年仍移建狮子山,后风化损毁……
  经过历史岁月的洗涤,曾为白塔、南塔“保驾护航”的双龙寺、竹林寺不复存在了,塔名也被更换得简单、明了。曾表述牟定坝子的“东有校场坝”中的“校场坝”也已被“化湖”取代。不难看出,今天的白塔,虽在地势平坦的校园里,却有白塔村民和师生陪伴着,显得还有几分热闹。而那屹立在高高山顶的南塔,由于离村子甚远,就显得有些孤寂和冷清了。这是不是印证了那句叫做“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诗句了吗?若句中的“山”为白塔的话,那“仙”就是群众了呀。
  现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天宝年间建成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白塔,被建在县城西面的文笔峰上。据此可见,白塔并非是建在北面的塔,就牟定县而言,白塔也并非建在正北面,而是被建在西北面。
  或许,从古至今,就没有人将白塔叫做北塔的,而是我们曾以为、想当然,认为那是一座建在北面的塔而已。
  (文字作者:毛天志)


牟定白塔欣赏

云南牟定白塔(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云南牟定白塔(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白塔嵌碑

 
云南牟定白塔(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白塔塔基


  评论这张
 
阅读(1794)|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