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仁化华表峰塔
年代: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形制特点: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高19·26米;现状:县保
华表峰塔,位于韶关市仁化县长江镇西南三公里樟水板山顶。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清道光已亥年(1839)重修。华表峰塔建筑形制和风格与文明峰塔基本相同,与文明峰塔遥相对应,称为姐妹塔(双塔)。门楣置一红砂岩石匾,横书阴刻“华表峰”三字,左上款刻“道光已亥冬月七裹众姓重立”,右下款刻“万历戊戌冬月吉旦立”。该塔工艺精湛,造型较文明峰塔奇特,远观如大钟坐镇山顶。
补充资料:
塔雄峙于仁化县长江镇西南1·5千米大村船板窝樟水枝岭(内岭岗山)巅。邹惟善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始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众姓重修。
塔坐西南向东北,青砖砌平面七层六角斗拱平座楼阁式塔。等边宽3.68米,墙厚0.5米,高19.26米,下上收分明确,每角设仿木方形倚柱。门窗直线排序,菱角牙砖檐相间短出,盖土瓦。首层六角砖砌出方倚柱,牌坊式门楣泥塑双凤朝阳和人物,镶红砂岩双勾“华表峰”横匾。左右侧落款:“道光己亥冬月七里众姓重立”“万历戊戌冬月吉旦立”。六角攒顶置火炬壶门(?),珠宝塔刹,如重蚀黑金字塔。外表基本完好,内腔空虚。
清·刘景璇《题水口华表塔》:“高擎一柱在虚空,华表拦江若鬼工。忽讶鸟飞平地上;恍惊人语半天中。似争北斗凌云笔,不让中流砥柱功。尽日徘徊天欲晚,满村春树雨濛濛。”貌似大钟坐镇山顶,盛气凌人,威慑风雨。
仁化华表峰塔欣赏
一、全景图
二、砖塔结构图
三、建筑细节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