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安东老王

本博内容转到《安东老王的图书馆》(百度一下实名即可)

 
 
 

日志

 
 

广东仁化双水塔(明·省保)  

2016-05-28 11:13:35|  分类: 中华古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中华古塔通览·广东卷

韶关·仁化双水塔

福成中华编录






年代: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形制特点: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高24·8米;现状:2008省保
广东仁化双水塔(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双水塔,又名水口塔,俗称白塔,位于韶关市仁化县扶溪镇水口村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八角七层平座楼阁式砖构塔,通高二十四点八米,整个建筑形制和风格与县城文峰塔相仿,规模略小。门楣置红砂岩石匾一块,上刻“文光辉映”四字 。双水塔建筑结构独特,塔内不以塔心楼板作通道,而是利用墙体厚度、采用穿墙式旋形步梯直通顶层。1989年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列为第五批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补充资料:
  双水塔:扶溪镇旁水口村内,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的砖塔,名叫文辉塔,因其位置原因又叫水口塔。通高24.8米,楼阁式七层六角空心结构。

  白塔:扶溪水口塔,石塘镇西林村,建于明代;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疯旅人“塔录”)

  双水塔,屹立于仁化县东北约30千米扶溪镇水口村东北面。
  2006年12月《双水塔重修碑记》载:“双水塔建于明朝,于位我县扶溪水口村旁,据清同治十二年《仁化县志》记载为‘双水塔’……” 明万历年(1573年)建。
  据传,古夏村曾文运亨通,主要得益于村西一口墨砚塘。村西北3千米的程溪山原建一座宝塔,夕阳恰好将塔影投入塘中,形如醮墨,白石岭如转置于旁边的笔架,当地人认为是文曲星下凡化成。村中出现“孙承祖,弟联兄”,甲第蝉联的盛况。当地谭姓嫉才,凭人多势众,硬将塔移至水边(现址,山仍存塔基),从此,古夏文风薄弱。
  塔西南向东北,东傍东南自西北流的扶溪西畔,靠矮小后山东麓。平面7层6角楼阁式砖塔,高24.8米,边长4.75米,拱券形壶门排列成直线。
  首层开高2米,宽1米,深1.5米砖砌东南向拱门。楣镶楷书双勾阴刻“文光辉映”匾(落款字难认),两侧用斗形砖及菱角牙砖墙,砌4柱3楼式雨搭。各层用菱形牙角砖与挑檐砖间叠涩出5层浅檐。平滑灰沙抹面,0.7米高葫芦攒尖刹。内置夹墙螺旋绕上,完整如初。如煲得平滑的灰沙抹面,散溢出罕见的灵空气息。“云气半遮山下塔,秋光早入水边村。” 结构严谨,比例适中,体格健壮,形状苍劲。(资料出处:白塔白塔(新)
  图片资料:悠悠天地游;出处:白塔 :白塔(新)


仁化双水塔欣赏

一、全景图 
广东仁化双水塔(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东仁化双水塔(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东仁化双水塔(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东仁化双水塔(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二、建筑结构
广东仁化丹霞舍利塔塔:仁化诸塔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东仁化双水塔(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东仁化双水塔(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三、建筑细节图

广东仁化双水塔(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东仁化双水塔(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东仁化双水塔(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东仁化双水塔(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东仁化双水塔(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东仁化双水塔(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东仁化双水塔(明·县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评论这张
 
阅读(1275)|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